【以书为镜 畅谈人生】秦兆凯:《大秦帝国》—--久违的感动,梦想的国度

政治媒体事务中心 发布者:gaoyang日期:2014-05-13 00:00  点击数:


虽然我们没有忘记秦帝国,但却也淡漠了那个时代的勇气与创造力。

——题记

大争之世,唯强者居之。古人云:穷则图变。大国崛起,弱国受欺于人。周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战国乱世,群雄争霸,当此弱肉强食之际,烽烟四起之时,春秋五霸抑或战国七雄无不八方求索,以图强国;不拘一格,唯求傲视群雄。

商灭夏,历时两代。周灭商,历时三代,近百年。大秦帝国纵横一百六十余年,历九代秦王,暴霜露、斩荆棘,横扫六国,终结束天下五百年的纷扰割治,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作者站在21世纪的潮头,回首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历史,历经十六载案头跋涉,用尽500余万字的笔墨,讲述了从秦孝公商鞅变法开始,直到秦二世乱政亡国的一百六十余年间,秦国由弱变强,统一中国,又迅速灭亡的故事,为同代人勾勒出一个既熟悉而又陌生的大秦帝国。

鲁迅说:喜剧是将人生中无价值的东西拼凑给人看,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秦国好似一座大厦,花了几代人的心血,才终于伟业已成,巍巍挺立。我们见证了秦国面临亡国之祸,于列强环伺之下,筚路蓝缕,变法图强,经过几代君臣的不懈努力,终扫六合而一统天下的艰辛悲壮历程。然而倏忽15年如白驹过隙,庞大帝国以与它的历史极其不相称的短暂时间轰然倒塌于汪洋农民起义的浪潮之中。这巨大的历史落差与戏剧性的帝国命运中,隐藏了难以计数的神奇故事以及伟人名士的悲欢离合。
  
连年的战乱,穷困潦倒的百姓,昏君奸臣数不胜数。为了平衡庙堂,变法功臣惨遭分尸酷刑;为了国家利益,几十万战俘被生生活埋。宫廷之变有之,苛政乱政有之,昏令庸令有之。当然乱世也充满黑暗、阴谋,它也同样让邪恶的人性更加邪恶。但同样那些光辉更加闪耀,让高尚更加高尚,让无私更加无私。这些品质流淌在我们民族的血液里,使得中华民族数千年巍然屹立。秦人在关中广阔地域生根发芽,粗糙中带着坚忍不拔,质朴中带着雄浑壮阔,虽无三晋之中原富饶,无东齐之文化滥觞,无南楚之幅员辽阔,无北燕之天子血统,但正是这坚忍不拔、雄浑壮阔,让秦国在春秋战国风云纵横的时代筑就起铮铮铁骨。他们创新求变,自强不屈,砥砺奋进;他们海纳百川,变法图强,尚武任勇,体现了那个风云际会的时代所造就的中华民族强势生存与发展精神。人心如海,汪洋恣肆,仅善恶二字如何包容?春秋四百年,天下诸侯大都是人治。贤愚忠奸,多赖国君洞察臣下之心迹品性而评判。国君对臣下国人随意惩罚杀戮,致使人人自危。为官者以揣摩权术为要务,为民者以洁身自好为根本。国家有难,官吏退缩。作奸犯科,民不举发。政变连绵不断,国家无一稳定。究其竟,皆在没有固定法度。赏功罚罪,皆在国君权臣的一念之间。唯有秦国历一百六十余年坚持法治,统一政令,在战国中脱颖而出,六国拍马难及!它建立起一个强大统一的帝国,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铁器文明时代,使中国农业文明完成了伟大的历史转型。

以法制防昏君,以法治促明君。歌舞升平的康乾盛世表面上魅力十足,实则是靠牺牲中国的进步换来短暂的稳定。春秋战国的乱局表面上腥风血雨,实则是中华民族智者云集的大时代,后世两千年都无法与那个时代相提并论。春秋战国让中国人生机勃勃,康乾盛世让中国人萎靡不振,没有那段刀光剑影,就不会有后世两千多年的繁荣,此之谓由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   
 
   陵谷崔嵬,雷鸣瓦釜。这是一个血与火交织的大争之世,凡有血气,皆有争心。于是名将辈出,大才如云,英主迭起。很多布衣之士或纵横捭阖与邦交战场,或在庙堂之上直呈治国长策,或运筹帷幄决胜战场。法家商鞅,申不害执掌一国变法图强;兵家吴起,孙膑,白起帅数万之众席卷天下;策士苏秦,张仪,鲁仲连合纵连横,三寸之舌可抵百万雄兵;墨家非攻院,持利刃取天下暴君酷吏首级。这个时代给人以英雄的幻想,生命可以如此地辉煌灿烂。这是一个用血肉生命创造无限不朽的时代。这样的战国,这样的朝代,总是让人血脉喷张、不能自已。铁蹄之下,冷月如钩。茫茫华夏,代有人才。我向往至上仁者,兼众人,博施天下,但天下争雄,纵一心只读圣贤书也期盼威慑万里,扬我华夏雄风。

巍巍秦关,莽莽秦川。苍苍明月,迢迢关山。同耕同战,浴血何年。锐士铁衣,女儿桑田。谁谓明月,照我无眠。天地同光,念日月之共圆。

国如秦,人如秦。秦可以披荆斩棘,大出于天下,人为什么不可以?滔滔黄河水,随处是滔滔不绝的诉说,虽然我们从没有忘记秦国,可是我们淡漠了那个时代的勇气和创造力。《秦风》传诵,鼓角争鸣,那虽然是一个残忍的时代,却有着令人无限憧憬的金戈铁马和名士气节。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看似一切都在更新,可有些东西,却再也找不回来了。令人倾慕秦人风骨,那种鞭及天下,泽被万方的豪情,在黯然消逝的千年光景里,再也无处找寻。

回想历史的悠远,昔日各国的荣光与衰退,戡乱与激赏,皆历历在目。却淡忘了那些曾经存在的精神,这便是民族精神衰退的表现。令人羞愧的,不是我们从未拥有过,是我们曾经因重视它而获得生命力的东西现在弃之如敝屣,而后的故事里,再不见人传吟。“赳赳老秦,共赴国难,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鲜血蓬勃,久违的血性,不是简单的为了情爱为了意气的争斗,是为国,是为民,是为你心中的义。很多人都曾感叹,南京大屠杀时先民们被人屠戮而丝毫没有反抗之意。后来,我才明白是因为思想奴化磨灭了反抗的意识。

从中国以儒家立国以来,一代代中国人的血性早就随着时间的流逝,被一点点的消磨带尽,国家一统,没有强敌,中国早就失去了开拓精神,抗击匈奴,也只不过是忍无可忍之举。满族以汉族的300分之一的人口、贫瘠的文明何以能占领偌大的文明的中国?一方面虽然是明朝自毁长城,但更重要的是满族人的那种血性。他们把在外战死看成是人生最大的光荣,有战争的时候,全民皆兵,妻子激励男人,父母亲送儿子,这样的进取心、血性才是他们成功的重要原因。再到日军侵华,泱泱大国让弹丸之国侵吞,固然有中国人不团结的劣根,但更有这种血性精神的消失,为苛全性命于乱世,不惜作日本人的走狗。而日本则凭着武士道的精神嚣张于中国挑衅于世界,这种武士道精神其实也是种血性,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也是日本在抗战前期能够迅速扩张的原因。

昔人育人,告之以“精忠报国”之道,今人育人,灌之以成就其身而逐名利之理,几人为栋梁?崤函内外,雁鸣阵阵,旧事可以忘记,历史可以忘记,耻辱可以忘记,甚至自己都可以忘记,可是如何能忘记自己也曾澎湃汹涌过的热血?我们的疲惫和血泪,忍耐和纠结,会淹没在名利场上吗?我们问心无愧地角逐着的今天,有矞矞皇皇的明天吗?

所谓:一夜一世界,一树一菩提。纵观历史,异星天象永远不会垂帘弱者向来都是强者的光环。世间万物,皆环环相围而生。势势高则围广,势势卑则围小。世间事,在人,在志,国如此,何况个人?崤山、函谷关、河西,秦国失去的,终究夺了回来,挚爱、魇、往生,一个人湮灭的,终究会重来,没有谁天生适合经纬天地,也没有谁天生是经史子集的知音,人皆国士,士可杀,不可辱,方显国士无双。渭水汤汤,秦人可大出天下,当今华夏有何不可?

所谓乱世,可破除一切历史而创造历史的历史,人生也有这样的乱世。只有不受拘束才能不断变强,不断超越自己,破除原有的,创造新的自我。一夜一天地,一树一菩提,人生也像历史一样是不断进化的过程,而其中道理也和历史一样。人若固守一生,则只能穷极一生,只有学而时习之,因时因势而变,方能保持长盛不衰。只有不拘于形式,勇于闯荡才能在激流之中以强者自居。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诚江海。没有众多细流的汇聚,就没有滚滚东逝的长江;没日积月累的尘土,就没有巍峨挺拔的山峰;没有丰富的文学沉淀,就写不出文采飞扬的文章。

 人生一世,根基在做事。多有大志者,皆瞩目于大事,对日常琐细事务则不屑一顾。年深月久,大志者却往往一事无成:大事没遇着,小事没做好。如此这般之感喟,不知发生在多少人身上。所谓壮志未酬,所谓光阴如白驹过隙,所谓岁月空流等等,大多是此类人物留下的无可奈何的叹息。虽然如此,却很少有人仔细思忖其中奥妙,许多壮怀远图的少年,依然在若干年后作了白头无所成之叹。此类人物,不是今日才有,自古就有。所以,明澈的先贤早就揭破了其中秘密。可是,后人却有意无意地遗忘了,于是,悲剧没完没了地重复着。

作者简介:

秦兆凯,西南交通大学,12级政治学与行政学本科生。弱冠之年,就读政治学院;同学常称其“悬梁刺股,寒窗苦读”。追慕圣贤之道,心怀天下,志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克己修身,追求卓越。与友常言:“经历之后才知道珍贵,失去之后才知道珍惜,把握今天,展望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