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鸿祯

发布者:魏敏日期:2022-10-03 06:20  点击数:

王鸿祯(1916—2010),男,山东临沂人,地质学家,中国地层古生物事业的开创者之一、新中国地层古生物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历史大地构造学的奠基人之一,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教授。193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47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1947—1952年在唐山工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任教。

长期从事古生物学、地层学、古地理学、前寒武纪地质、大地构造学和地质学史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建立四射珊瑚系统分类和演化阶段。80年代建立中国构造单元划分及名词体系,综合研究了中国地壳构造演化和古地理发展,提出全球构造阶段划分与构造格局重要演变。90年代研究层序地层与古大陆再造,提出地球节律的普遍性和全球大陆基底构造单元划分与泛大陆聚散周期,形成了全球构造的活动论与历史发展的点断前进阶段论相结合的地球史观。代表作有《中国古地理图集》和《中国古生代珊瑚分类演化及生物古地理》等。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7、1991年分别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94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1947年11月,王鸿祯(前左1)出席南京中国古生物学会恢复活动大会


1947年6月,王鸿祯于英国剑桥大学接受博士学位留影

1996年8月,王鸿祯与世界地质图委员会主席J.Dersourt教授交谈

创新故事:

“从事科学研究,范围不可太狭;掌握知识资料力求广一些、多一些,予以周密的思考,去粗取精,综合各个方面,分析比较,必能有所提高和创新。

——王鸿祯

1998年5月,王鸿祯(中)与科研组部分成员在北京西山野外考察

创新是科学进步的核心要义,更是科学家精神的灵魂所在。王鸿祯院士始终坚持锐意开拓,兼收并蓄,综合创新,认为任何基础研究工作都应有所创新。1945年,王鸿祯考取公费留英,11月进入剑桥大学。他从国内带去了几百片骨骼构造保存极佳的珊瑚薄片和丰富的实际资料,在以后的一段时期内,他把研究六射珊瑚和现代珊瑚微细骨骼构造的概念方法用于四射珊瑚,以中国资料、剑桥薛知微博物馆和大英地质调查所陈列馆所藏薄片为基础,走访了英国各大学和博物馆,共观察了20000余薄片,包括1947年初才恢复的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珍贵资料,又利用馆藏杂志特别丰富的剑桥哲学图书馆,查阅了上千种文献。写成的论文对四射珊瑚研究史作了历史回顾,提出可能是软体外壁分泌骨骼的不同方式形成了两种基本的骨骼类型的创新见解,并据此对其系统分类作了全面的修订。同时,还总结了四射珊瑚的时间和空间分布,提出了古地理变迁与演化阶段相联系的新认识。在20世纪80年代的珊瑚研究中,王鸿祯采取了新的电镜技术,开辟了新的观察领域,取得了大量新的信息。以此为依据,形成了系统比较严密的全新分类体系。由此确认的800余属和80余科就成为演化系统、集群绝灭和阶段划分以及古地理分区的较坚实的基础。对骨骼构造最终单元的研究也为生物硬壳的分泌机制和生物结晶学提供了较为合理的解释。观其一生从教治学,他始终以勇于开拓、锐意创新的精神为地球科学研究探寻新奥秘,作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 杨光荣.王鸿祯教授的治学道路和学术思想[J].中国地质教育,2007(01):5-9.DOI:10.

[2] 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编.科学的道路(下卷)[M].2005:985-986.